一文带你了解锡和锡期货【期货知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五金店。你知道是哪「五金」吗?
五金其实指的是金、银、铜、铁、锡这五种金属。前四种金属想必大家都很了解,为什么「锡」也能被列为五金之一呢?
今天大师兄就给大家简单介绍金属「锡」以及「锡期货」。
锡的性质和用途
锡是一种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软金属,在常温下,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进行挤压、拉伸、锻造和切割。尤其是在100℃时,它的延展性非常好,可以制成极薄的锡箔。
化学性质方面,锡在常温下化学稳定,不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它能够形成多种化合物,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硫化物(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作为五金之一,锡的用途十分广泛。在电子、食品、汽车、医药、纺织、建筑、工艺品制造等各行各业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工业上,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如用于焊接电子元件和线路板。锡还用于合金生产,如青铜、锡铜合金等,这些合金在造船、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锡用于制作牙科合金、医疗器械等,因为锡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除此之外,锡还被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化学试剂、电子产品的装饰性电镀等。
锡期货的由来
「锡期货」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最早推出的两个交易品种之一,可追溯到1877年,随后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发展。中国的锡期货市场起源于1992年,但在1998年的市场整顿中被取消。
2015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镍、锡期货交易并挂牌合约的批复》,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镍」、「锡」期货品种,合约将于2015年3月27日挂牌交易。
全球锡期货市场主要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锡期货价格」为标杆,该价格认定为全球锡贸易的参考价格。LME锡期货合约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交割月份,它通过连续合约的方式来进行交易,每天都可以交割。
影响锡价格的因素
一、供需关系
锡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全球主要的锡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而主要的消费国则是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区。
当市场上的锡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趋于下降;反之,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此外,价格与供求量之间存在「滞后效应」,即价格变动后供求量才会响应变化,这造成了市场上锡价格的波动性。
二、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是影响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比如印尼也是锡的出口大国,「印尼的出口政策」对锡的供应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进出口关税」也会影响锡价。关税的提高将抬升内外盘整体的流转成本,最终反映到锡价的上涨,而关税的下降则对下游产生一定量的保护,对锡价产生向下的压力。
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锡的消费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锡消费也会出现同步增长。所以在分析锡的价格走势时,还需要关注「GDP增长率」和「工业生产增长率」。
「锡和锡期货」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