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木产业概况及合约解读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木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木消费国,全球最大的针叶原木进口国和第五大针叶原木消费国。
我国针叶原木进口依赖度70%以上,新西兰辐射松是最主要的供给来源,2023年展我国针叶原木总供给的61%。
原木下游消费建筑口料占70%,房地产新开工与原木息息相关。
原木期货90立方米/手。
1.1 森林资源和采伐相关政策
2022年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是拥有全球第五大森林面积的国家;其中人工林面积约占38%,占地面积约8778万公顷(以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人工林比例推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是人工林面积第二大国美国的三倍;整体森林面积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增加,主要来自人工林,近三年(2021-2023)年均造林面积380万公顷(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东北平原以东;南方针叶林和阔叶林分布在除东部沿海和四川盆地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2022年我国原木产量1.2亿方(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其中针叶原木约1810万方(根据FAO比例推算),占比17%。1998年起,我国开始对天然林实施政策和立法保护,陆续停止天然林的商业采伐;且针叶树种成材时间较长,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目前我国针叶原木自产产量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整体供给以从周边国家进口为主,国产为辅。
1.2 进出口贸易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针叶原木进口国,2022年进口量占全球的38%(FAO),是第二大进口国奥地利的4倍以上。2016-2021年进口量年均增速8.1%至高点4973万方,2023年回落至2805万方。95%以上至截面直径大于等于15cm的原木。
历年进口分国别来看,主要的进口来源国有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德国,新西兰占比从2015年的35%升至2023年的64%。分树种来看,主要的进口树种依次是辐射松,云杉、冷杉和其他松木,辐射松占比从2015年的40%升至2023年的61%。
2007年起俄罗斯对针叶原木提高关税、实行出口配额制度等政策以发展国内锯木行业使得其对中国出口量逐年减少,预计未来难以恢复。俄罗斯出口我国树种以落叶松、红松、樟子松为主,落叶松也是俄远东地区的主产树种。
德国、波兰、捷克等欧洲中部地区2018-2023年由于气候异常遭遇主要针对云杉的树甲皮虫灾害,灾害于2020年逐渐达到顶峰后回落。受虫害影响的树木需及时砍伐防止扩散,受下游产能制约,多数针叶原木未加工直接出口。2020年之前德国、波兰、捷克合计年针叶原木至中国的出口量不及8万方,2021年达顶峰1396万方后随着灾害影响减小,2023年出口中国回落至468万方,预计未来逐渐减少。从树种看,85%以上是云杉、冷杉,是受虫害的树种也是欧洲中部的主产树种。
北美对中国出口量在2015-2019年维持在400万方以上,占比10%-20%,2020年后占比减至7%左右。由于产品货值低,运费占成本比例较大,预计未来不会有增量。加拿大主要出口中国冷杉、云杉和西海岸主产的铁杉/雪松,美国主要出口中国南方松、花旗松和云杉、冷杉。
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中国之间的海运距离和航程时间相较于其他出口国更短,到岸价格低,且汇率较为稳定,是我国针叶原木主要的进口来源地。近五年中国自澳、新合计年均进口2000万方针叶原木,2023年自新西兰进口针叶原木1791万方,其中96%是辐射松,新西兰的辐射松是我国针叶原木供应最主要的来源。2020年中澳关系冲突以及从进口澳大利亚原木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2020年10月起暂停澳洲原木对华贸易之后,澳洲的进口份额(10%)由新西兰替代,新西兰份额从2020年35%升至2023年64%。2023年5月澳洲出口恢复,预计恢复有限。
山东日照和江苏太仓是针叶原木最主要的进口港口,库存占全国港口库存的80%左右。
1.3 消费
中国是全球第五大针叶原木消费国,2023年消费5952万方,占全球5%;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针叶锯材消费国,2023年消费5627万方,占全球16%。
针叶原木按下游需求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分为锯切、旋切、刨切和切片。锯材加工厂是下游最主要的加工企业,消耗针叶原木70%,通过锯切得到的建筑口料是下游最主要的用途,包装运输行业的托盘和木架也有广泛应用;旋切单板、建筑模版加工厂较少,消耗针叶原木20%左右。
原木下游加工企业集中度较低,年消耗100万方以上的原木加工企业有三家:新佳木业、新武木业、彬楠木业;年消耗10万方左右的中型加工企业数量最多。
在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中,建筑木方作为混凝土模版的楞木,通过连接件将面板与支撑结构组合成整体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因此房地产新开工与原木的需求高度相关。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全木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木消费国,2022年原木产量1.06亿方,进口量4370万方,占全球的37%,是第二名的五倍,锯材进口量2647万方,消费量2亿方仅次于美国,占全球的10%。
通过对针叶原木和阔叶原木的品种特点对比发现,针叶原木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终端主要用于建筑,对不同树种的偏好性不强,替代性高,价格波动范围区间合理,可相互进行替代。阔叶原木不同树种价格相差较大,质量相差较大。从交割品角度来看,针叶原木比阔叶原木更易于存放:三个月内质量无明显变化,半年内可以使用。
交易单位设置为90立方米/手,合约设计参照现货贸易习惯,下游企业单次最小采购量一般为90方,长途汽运30方/车。